3D打印時底面邊角上的孔洞和間隙
2019-12-19
3D打印時,每層在前一層基礎上構建。然而,用于打印的塑料多少也是一個因素,因此,基礎的強度與使用的塑料量之間,需要平衡。如果基礎不夠結實,在層與層之間,將會出現孔洞和間隙。尤其在尺寸有變化的邊角處容易出現(例如,你在一個40cm的廣場上面,打印一個20cm的方塊)。當打印轉換到更小的尺寸,你需要確保,有足夠的基礎來支撐20mm方塊的邊墻。導致基礎不牢的原因,通常有幾個。
邊沿數量不足
為打印件,增加更多輪廓外沿,將明顯增強基礎。因為打印件里面,通常是部分中空的,外沿墻薄厚,將影響很大。在基本設置里面有一個壁厚設置,壁厚設置一般是在噴嘴的倍數,例如你的噴嘴是0.4mm的,那么壁厚一般設置在0.8mm-1.6mm之間,如果你一開始設置的是0.8mm,但是打印出來的模型外壁有孔洞,那么你可以適當的增加一層或者兩層壁厚來改善它,合適的壁厚一般是在1.2mm,這樣既不會時間太長,打印出來的模型也不會有孔洞。
頂層實心層數不足
另一個常見的,導致基礎不牢的原因是,你的打印頂層實心填充層數量不足。太薄的上壁,無法充分支撐在它上面打出來的結構。修改這個設置,可以基本-填充-底層/頂層厚度,如果之前默認的是0.8mm的厚度但是打印出來的還是有孔洞封頂補不充實,那么你可以把底層/頂層厚度設置在1.0mmz-1.2mm,這樣的話能夠更加讓頂層和底層更加的封閉。
填充率太低
最后一個你需要檢查的設置是填充率,它在“切片設置”下方或“填充”標簽頁下,通過一個滑動條控制。頂層實心層是建構在頂層填充之上的,所以足夠的填充以支撐這些層,是很重要的。例如,你之前設置的填充率是20%,試試增加這個值到40%,看看打印質量是否有改善。